安溪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
今日泉州網8月20日訊 (記者謝玉燕 通訊員林清鍛 許藝燕)8月20日,山城安溪沸騰了。在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及亞太地區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安溪縣人民政府主辦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安溪正式被授予“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的稱號。發布會同時舉行“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安溪”中國行出征儀式,安溪將在全國開展藤鐵工藝之都品牌宣傳。
安溪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 劉伯怡攝
據了解,5月15日-17日,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及其亞太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組成考評專家組到安溪縣,開展“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考評工作。
發布會現場 劉伯怡攝
這場對安溪縣藤鐵工藝產業的“大考”從千年安溪文廟出發,考評專家組遍訪安溪縣藤鐵工藝企業、場館、學校及鄉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評一路議,考評組近距離觸碰指尖藝術,感嘆于安溪縣藤鐵工藝歷經千年傳承,注重保護,傳承創新,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其產業的文化性、手工性、創新性、國際性等方面已具備“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的基礎條件。
“安溪社會各界人士勠力同心,共同發展藤鐵工藝。安溪縣政府在發展縣直第二十小學,藤鐵工藝博物館和西溪藤鐵工藝主題公園上所做的努力給考評組留下深刻的印象。安溪縣有望履行其作為世界手工藝城市的承諾,擴大國際交流,與手工藝城市網絡中的其他城市開展合作交流,為世界手工藝者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在確定安溪縣為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的函中如是肯定。
謝玉燕攝
安溪藤鐵工藝技藝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72年,陳清河建立竹編車間,開創了安溪藤鐵工藝產業的先河。歷經40多年的發展,安溪藤鐵工藝產業走出一條“竹編——藤編——藤鐵工藝——家居工藝”的創新蛻變之路,產業配套齊全,集群發展。
“求新求變,重視產品的研發和知識產權的保護;本土工藝大師與國際設計師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創新。”業內人士分析,這正是安溪藤鐵工藝品的魅力所在,更是家居工藝產業不斷發展的不二法寶。據統計,安溪工藝產業目前擁有12000多個實用專利、外觀專利,申請數量年均增長超25%。
在產業發展中,安溪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作用,科技、文化、品牌“三輪驅動”,在規劃、政策、資金、用地等方面,大力度扶持藤鐵工藝業發展。無論是深化“校地共建、校企合作”模式,與清華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協會建立教學實驗基地、開展產學研合作;還是設立工藝產業創新基金、產業建設發展基金;又或者是以賽拓才,注重產品研發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激發藤鐵工藝產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如今,安溪家居工藝產業成為了繼茶產業的第二大產業,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入選國家非遺,成為鮮明的安溪符號、“海絲文化”的亮麗元素。
一根不起眼的竹藤,更是成為安溪第二大民生支柱產業,成為推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產業。據統計,安溪全縣現有工藝企業2200多家、加工點3000多個,2018年行業產值15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安溪120萬人口中有15萬人直接從事藤鐵工藝業,40多萬人受益于涉藤鐵工藝行業,群眾年收入近70%來自于手工編織工藝制作。
安溪家居工藝產業不僅為安溪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近幾年來為中國每年創外匯好幾個億。據統計,2018年全年工藝品出口16.51億元。(完)
[責任編輯:林春婷]